先说说盆腔肿物的 “来源”。盆腔就像一个 “大房间”,里面有子宫、输卵管、卵巢这些生殖器官,还有膀胱、肠道等相邻器官,任何一个器官出了问题,都可能形成肿物。比如子宫增大可能是子宫肌瘤、子宫腺肌病;附件区的肿块可能是卵巢囊肿、输卵管积水;肠道问题可能引发肠系膜肿块;甚至膀胱充盈时,也可能被误认为是囊性肿物。
从质地来看,盆腔肿物分为囊性和实性两种,这也是初步判断良恶性的重要依据。囊性肿物就像 “装了液体的气球”,大多是良性的,比如卵巢囊肿里装着清亮的液体,输卵管积水是炎症导致的液体积聚,这些通常不会太危险。但如果是实性肿物,就要多留个心眼了 —— 除了怀孕时的子宫是正常生理情况,子宫肌瘤、卵巢纤维瘤这些是良性的,其他实性肿物要警惕恶性可能。不过大家也别紧张,B 超或 CT 检查能帮我们做初步鉴别,比如良性实性肿物通常边界清晰、生长缓慢,而恶性的可能边界模糊、血流丰富。
展开剩余66%接下来重点说说大家最关心的: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盆腔肿物?这些信号和肿物的位置、大小、性质密切相关,发现得越早,处理起来越从容。
第一个要注意的是腹部不适或疼痛。如果总觉得下腹胀胀的、隐隐作痛,而且持续好几天没缓解,就要留意了。要是突然出现剧烈腹痛,可能是囊肿扭转、破裂,或者恶性肿瘤侵犯到神经,这种情况必须马上就医,耽误不得。还有一种情况要特别提醒女性朋友:如果痛经一次比一次严重,也就是 “进行性加重”,可能是子宫腺肌病或巧克力囊肿在 “作怪”,别硬扛着,及时检查才能明确原因。
第二个信号是月经异常。比如月经量突然变多,经期从原来的 5 天变成 8 天,甚至更长,可能是子宫肌瘤导致的 —— 肌瘤会让子宫内膜面积变大,从而引起经量增多。如果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,比如非经期出血、绝经后又出血,更要警惕,这可能是子宫内膜病变、卵巢功能性肿瘤的表现,需要尽快做妇科检查。
然后是压迫症状。盆腔空间有限,肿物长到一定大小,就会压迫周围器官。压迫膀胱时,会总想去厕所,刚上完又有尿意,也就是尿频、尿急;压迫直肠的话,会出现便秘、排便困难。如果是晚期恶性肿瘤,可能压迫血管或神经,导致下肢水肿、腰背痛,这种情况往往提示病情较严重,更不能拖延。
最后是全身表现。如果短时间内体重掉得厉害,吃饭没胃口,要警惕恶性肿瘤 —— 癌细胞会消耗身体能量,导致体重下降。另外,肚子突然变大、有腹水,也是卵巢癌、腹膜间皮瘤等恶性肿瘤的常见表现,这时候用手按压肚子,可能会感觉软软的、有波动感。
作为医生,想给大家提个醒:盆腔肿物可能是良性的 “小麻烦”,也可能是恶性的 “危险信号”,关键在于早发现、早诊断。如果摸到下腹部有包块,或者出现上面说的那些症状,别因为 “怕麻烦”“不好意思” 就拖着。及时到妇科就诊,做个 B 超、查个肿瘤标志物,必要时做 CT 或 MRI,就能初步判断肿物的性质。
很多患者查出盆腔肿物后特别焦虑,其实大多数良性肿物通过定期观察或简单治疗就能控制,比如小的卵巢囊肿可能会自行消失,子宫肌瘤如果没症状也可以暂时不处理。就算是恶性肿瘤,早期发现并治疗,预后也会好很多。
记住,盆腔健康无小事,尤其是有性生活的女性、绝经后的女性,更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。每年做一次妇科 B 超,花不了多少时间,却能帮我们及时发现潜在问题。别让 “讳疾忌医” 耽误了最佳处理时机,对自己的身体多一份关注,就是对健康多一份保障。
发布于:北京市上海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