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7日,北京城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(600266)经董事会选举正式任命齐占峰接替储昭武任董事长职务。
公开信息显示,齐占峰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,拥有正高级会计师职称。他曾担任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,在首都公路发展集团、地铁系统深耕财务领域20余年。2023年他加入北京城建集团,现任北京城建集团党委常委、总会计师。业内人士认为,他的上任,标志着这家年营收超250亿元的北京国企地产巨头,正式转向“财务思维主导”的风险防控时代。
北京城建发展近年业绩波动剧烈。2022年亏损9.26亿元,2023年短暂扭亏盈利5.6亿元,2024年再度巨亏9.51亿元。2024年,北京城建发展仅存货减值就达27.5亿元,青岛、重庆等京外项目积压严重,黄山待售面积超100万㎡,重庆63万㎡;上海新项目分化明显,国誉府去化率75%,而翎翠滨江两次开盘仅售20套,去化率不足8%;北京区域毛利率从20%降至15.1%,造血能力持续弱化。
展开剩余54%面对这一局面,财务出身的齐占峰被赋予重任。在上任之初,齐占峰便亮出三板斧,并从财务视角重构安全边界。
齐占峰履新前已明确三大战略方向,直指风险核心。
首先,现金流至上,斩断“纸面利润”。他多次强调“杜绝没有现金流的营收和利润”。2025年上半年,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达38.7亿元,同比大增67%,为战略落地提供基础。未来他将严控非现金收入项目,聚焦现汇回流。
其次,京外库存攻坚,破解资产沉没风险。他对黄山、青岛等滞销项目启动专项盘活、分类去化,引入合作开发或资产证券化;将京外低效资产与北京优质资源(如棚改、城更项目)进行置换,协同运作;在轻资产方面,积极推进转型,以代建业务为突破口,丰台大井城改项目已试点“低投入+稳收益”模式。
最后,他主张精准投资,宁可错过,不可投错。他将视野主要聚焦在京沪两地,2024年所获8宗地块全部位于北京、上海,2025年新增昌平地块权益比例仅30%,降低资金沉淀;项目集中在城市更新上,如通州老城平房、丰台火车站城改项目已成为主力,政策支持叠加本地资源优势,回报确定性更高。
不过,齐占峰模式仍面临考验。如京外存量去化需周期,短期仍拖累现金流;利润与安全仍然平衡,上海静安地块竞拍中表现犹豫,过度求稳也会制约公司进一步发展;北京城建发展的财务管控与地产开发灵活性需要进一步融合。
当房企从“冲规模”转向“活下去”时,齐占峰的财务铁腕或许正在重新定义国有房企的生存法则,或许用资产负债表说话的时代,已经到来。
上海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